卡介苗(BCG)接種過程中常見的不良反應與安全性如下:
常見不良反應
- 局部反應: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疼痛、膿瘍,這些反應通常較輕微且屬於正常免疫反應的一部分。
- 淋巴結炎:接種後可能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或發炎,通常不嚴重且可自行緩解。
較少見但較嚴重的不良反應
- 骨炎/骨髓炎:發生率約為每百萬接種嬰兒中約29.8至55人,屬於較嚴重的副作用,通常在接種後數月至一年多才會出現,主要影響四肢骨骼,可能導致局部腫脹、疼痛及跛行。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尋求專科診治。
- 瀰漫性卡介苗感染:極為罕見,通常發生於有嚴重先天性免疫缺損的嬰幼兒,這類患者接種卡介苗前需特別評估。
安全性與監測
- 卡介苗安全性高,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其安全性。
- 我國自2007年起建立卡介苗不良反應主動監測系統,數據顯示不良反應發生率穩定且在WHO估計範圍內。
- 接種部位建議為左上臂三角肌中點皮內層,以利傷口癒合並減少合併症。
- 接種前應確認嬰幼兒無先天性免疫缺損家族史,且HIV感染母親所生嬰兒需經感染科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接種。
接種異常處理
- 若接種過程中發生劑量不足或接種錯誤,應立即通報衛生局並依規定補足劑量或評估是否需重新接種。
總結來說,卡介苗接種普遍安全,常見不良反應多為局部輕微反應,嚴重不良反應罕見且多可透過醫療介入控制。接種前後的適當評估與監測是確保安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