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種後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紅腫、膿瘍及潰瘍,這些反應在一定範圍內屬於正常且可接受的免疫反應。

  • 紅腫與小紅結節:接種後約1至2週,注射部位會出現小紅結節,隨後逐漸變大,可能伴隨輕微痛癢,但通常不會引起發燒。

  • 膿瘍形成:約在接種後4至6週,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紅腫且含有膿液,腫脹部位摸起來較軟,代表膿液累積。這種膿瘍會逐漸被吸收,膿瘍破裂後流膿,約一週後開始癒合,留下淡淡疤痕。

  • 潰瘍:膿瘍破裂後形成的潰瘍屬於正常反應範圍,經過適當照護會慢慢復原。

這些副作用多數屬於局部反應且不嚴重,大部分幼童經過適當照護後能恢復正常生活。

正常範圍與處理建議

  • 紅腫、膿瘍及潰瘍通常在接種後數週內出現,且會逐漸改善。
  • 傷口若流膿,應保持清潔乾燥,可用OK繃或紗布覆蓋。
  • 若膿液持續滲出或症狀加重,建議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結核藥物,並轉診兒童感染科醫師,不建議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或自行手術切除。

何時需注意

  • 極少數嬰兒(如有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可能發生嚴重副作用,如瀰漫性感染,需特別留意並避免接種。
  • 若出現持續發燒、嚴重紅腫擴散或全身症狀,應立即就醫。

總結來說,卡介苗接種後的紅腫、膿瘍及潰瘍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正常免疫反應,通常會自行緩解並留下輕微疤痕,家長應注意傷口清潔並依醫囑處理,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