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反覆發作的原因主要包括免疫系統失調、遺傳體質、環境刺激、過敏原以及情緒壓力等多重因素。濕疹屬於慢性皮膚炎症,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反覆發炎,且常發生在同一處位點,這與該部位皮膚的敏感性和免疫反應有關。
濕疹反覆發作的常見觸發因子包括:
- 塵蟎、黴菌、花粉、灰塵等過敏原
- 氣溫變化、動物毛髮
- 特定食物、金屬、清潔劑等刺激物
- 壓力過大、不良作息與飲食習慣導致免疫失調
關於惡性抓癢循環,當濕疹患者感到癢時,會不斷搔抓患部,這會刺激皮膚表層的知覺神經,使神經末梢釋放一種稱為「物質P(Substance P)」的神經胜肽。物質P會促使肥大細胞釋放更多組織胺,組織胺又會刺激更多感知癢的神經,形成一個搔癢訊號不斷被放大的惡性循環,導致癢感越抓越嚴重,皮膚炎症也因此加劇,進一步損害皮膚屏障,讓濕疹更難控制。
這種惡性循環稱為「神經軸突反射」,是濕疹患者癢感難以緩解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神經軸突反射外,癢感神經向外延伸也使得搔抓行為更加頻繁,形成反覆發作的惡性循環。
總結來說,濕疹反覆發作與患者本身的免疫異常及外在環境刺激密切相關,而惡性抓癢循環則是因為搔抓行為刺激神經釋放發炎物質,導致癢感加劇和皮膚炎症惡化,形成一個難以中斷的惡性循環。因此,濕疹治療除了控制發炎外,也需避免搔抓,並改善皮膚屏障功能及減少過敏原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