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咬後避免抓癢非常重要,主要是為了防止皮膚受損及繼發細菌感染。蚊子叮咬時會釋放唾液中的致敏原,導致皮膚發癢,若用指甲抓癢,反而會造成皮膚破損,增加細菌入侵的風險,可能引發繼發性細菌性發炎,如蜂窩組織炎,嚴重時感染甚至可能擴散到骨骼及血液,造成更複雜的健康問題。

抓癢雖然短暫帶來舒緩感,因為搔抓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產生「快樂感」,但這種行為會使皮膚損傷加重,反而使癢感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醫師建議不要用指甲抓出「×」或強烈刺激皮膚止癢,這樣只會讓皮膚更癢且受傷。

對於蚊子叮咬引起的癢感,較安全有效的做法是使用外用止癢藥膏或類固醇藥膏(依醫師指示),並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感染。此外,適度沖熱水刺激皮膚也能暫時緩解癢感,但仍應避免搔抓。

總結來說,避免抓癢能減少皮膚損傷,降低細菌感染風險,對於維護皮膚健康及防止嚴重併發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