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處癢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1. 外在環境與清潔習慣

    • 私密處潮濕悶熱:台灣氣候炎熱潮濕,若常穿著不透氣、緊身的內褲或外褲,汗水和濕氣容易累積,導致細菌滋生和皮膚發炎。
    • 過度清潔:頻繁使用陰道灌洗液或刺激性強的清潔用品,會破壞陰道的酸鹼平衡,造成陰部乾燥和搔癢。
  2. 感染性疾病

    • 念珠菌陰道炎:最常見的感染,通常伴隨乳酪狀分泌物。
    • 細菌性陰道炎:陰道菌群失衡,會有異味和搔癢。
    • 滴蟲陰道炎、淋病、生殖器皰疹等性病也可能引起癢感。
  3. 其他疾病與生理因素

    • 急慢性濕疹:過敏或長期搔抓導致皮膚炎症。
    • 糖尿病或自體免疫疾病: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
    • 荷爾蒙失調:如停經或服用荷爾蒙藥物,導致陰道乾燥萎縮,引起癢症。

治療與處理方法

  • 依感染原因用藥
    醫師會根據感染種類,給予抗生素、抗黴菌藥物(口服或外用)、止癢藥膏或陰道塞劑。念珠菌感染需用抗黴菌藥物,滴蟲感染則需特定抗生素。

  • 日常護理建議

    • 避免穿著悶熱不透氣的衣物,保持私密處乾爽。
    • 適度清潔,每天用溫水沖洗,選用溫和弱酸性清潔用品,避免過度清洗或使用含香精的產品。
    • 避免使用香味濃重的護墊或噴霧,以免刺激或過敏。
  • 症狀嚴重或持續時應就醫
    若私密處癢伴隨異味、異常分泌物、疼痛或破損,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自行用藥導致症狀惡化。


簡單止癢方法(參考)

  • 保持私密處乾爽通風。
  • 避免抓癢以免加重感染。
  • 使用醫師建議的止癢藥膏。
  • 改善生活習慣,如穿著棉質內褲、避免過度清潔。

以上資訊可作為私密處癢的初步了解與處理參考,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尋求專業婦科醫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