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成癮對孩子的個性與學習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大腦發育、認知能力、社交行為及情緒管理等層面。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教授Dr. Hutton的研究,3-5歲兒童若每天使用螢幕超過建議時間(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每日不超過1小時),且缺乏父母參與,會導致大腦白質發育受損,特別是語言與執行功能區域,進而影響語言、讀寫和認知能力,未來在學術和社交表現上也會較差。此外,過度使用3C產品與神經發展障礙(如自閉症譜系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動症、特殊學習障礙)有密切關聯,這些障礙會損害孩子的人格、社交及學習發展。

在個性與情緒方面,長時間沉迷3C產品的孩子容易出現情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反社會行為甚至人格異常的風險。臧汝芬醫師指出,青少年若每週使用3C超過20小時,且一旦無法使用就出現情緒失控(如脾氣暴躁、哭鬧),可能已達成癮程度,且常伴隨社會萎縮、表情呆滯、人際疏離等現象,嚴重者甚至會發展成憂鬱症或邊緣性人格異常。

學習方面,3C產品本身具備高度學習潛力,若能被家長引導成為學習工具,孩子可以透過3D繪圖、程式設計、機器人製作等活動,提升創造力與知識累積;反之,若只是用來玩遊戲或消費內容,則可能造成學習M型化,影響學習成效。

總結:

影響面向 具體影響
大腦發育 白質發育受損,語言及執行功能下降,認知能力受限
學習能力 讀寫能力下降,學習成效不佳,學習M型化
個性與情緒 注意力不集中、情緒障礙、反社會行為、人格異常風險
社交行為 社會萎縮、人際疏離、表情呆滯

因此,專家建議家長應嚴格管理孩子的3C使用時間,積極參與並引導孩子將3C產品用於學習,而非純娛樂,並及早干預可能的成癮行為,以減少對孩子個性與學習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