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班的功能小學一年級注音教學的主要差異在於教學目標與內容的深度與側重點:

項目 正音班 小學一年級注音教學
教學目標 強調建立正確的發音、聽力技能,讓注音成為閱讀工具,培養語音意識與語言表達能力。 主要教授注音符號的認識與書寫,作為國語文學習的基礎。
教學內容 包含基本發音、聲調、韻律、語音意識訓練、發音位置辨識及基礎語法,透過遊戲和模仿提升語言能力。 注音符號的認讀與書寫,通常安排約十週課程,進度較寬裕。
教學方式 透過遊戲、模仿、聽音辨字、詞語拆解等互動活動,注重語音與文字的關聯,提升語言興趣。 傳統課堂教學為主,注重符號學習與書寫練習。
適用對象 針對有注音學習困難或需加強語音基礎的孩子,尤其是升小一前或小一初期。 所有小學一年級學生,為正式國語文課程的一部分。
功能定位 補強與鞏固語音基礎,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發音習慣與聽說能力,為後續閱讀打基礎。 正規學校課程,系統性教授注音符號,為語文學習鋪路。

簡言之,正音班更注重語音的正確發音與聽說能力的培養,並透過多元互動方式提升語言學習興趣,是一種補強與鞏固的課程;而小學一年級的注音教學則是正式的注音符號認讀與書寫課程,進度較為寬裕,適合所有學生系統學習注音

因此,若孩子在注音學習上有困難,或希望在入學前打好語音基礎,參加正音班會有明顯幫助;若孩子在學校注音課程中學習順利,則不一定需要額外參加正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