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對孩子的專注力與學習效率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尤其是長時間使用手機或其他3C產品,會導致專注力下降及學習能力退化。
根據臺中醫院臨床心理師邱雅雲的說法,幼兒時期大腦神經發展關鍵,長時間使用觸控螢幕會使孩子更容易分心,專注力不集中,且使用時間越長,親子互動時間越少,進而影響語言表達、社會互動及自我調節能力,對認知、語言和社會情緒發展均有負面影響。
日本東北大學針對7萬名學生的長期研究也發現,每天看手機超過1小時,學業成績開始下滑,超過3小時即使努力讀書,學習能力仍不如不使用手機的學生。此外,兩歲前每天看手機超過30分鐘,可能會影響專注力、視力、腦部發育及人際發展。
專家建議:
- 學齡前兒童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 學齡兒童除必要的視訊上課外,平時使用手機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
- 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與文字遊戲、撲克牌、剪刀石頭布等互動活動,促進親子互動與多元發展。
總結來說,手機及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會削弱孩子的專注力與學習效率,且影響其大腦發育和社會能力,家長應嚴格控制使用時間並提供多元的學習與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