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親善措施對母乳哺育率有顯著正面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母嬰同室與及早肌膚接觸是提升母乳哺育率的重要策略。根據衛生福利部國健署的研究,有進行24小時母嬰同室的產婦,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率是沒有同室者的4.91倍,且純母乳哺育持續到產後6個月的機率也高出1.92倍。同時,及早的母嬰肌膚接觸使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率提高2.04倍,產後6個月持續哺乳率也增加1.26倍。

  • 母乳哺餵知識的提升與母嬰親善措施密切相關。研究指出,母乳哺餵知識越充分的母親,哺乳時間越長。提供產婦母乳哺餵相關知識,並配合母嬰親善措施如促進乳汁分泌的肌膚接觸及親子同室,有助於刺激母乳分泌並延長哺乳時間。

  • 醫療院所推動母嬰親善措施能有效提升產婦的哺乳意願及持續時間。研究發現,母嬰親善措施的執行程度與產婦純母乳哺育意向呈正相關,醫院若能持續改善並有效落實相關政策,將縮小服務知覺差異,進一步提升母乳哺育率。

綜合以上資料,推動母嬰親善措施不僅能提高住院期間的純母乳哺育率,也能增加母乳哺育持續至產後6個月的比例,對寶寶健康及醫療資源節省均有正面效益。因此,母嬰親善措施是提升母乳哺育率的重要且值得持續推廣的公共衛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