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的醫學方法主要分為藥物流產手術流產兩大類,適用的懷孕週數也有所不同:

流產方法 適用懷孕週數 說明
藥物流產 通常適用於6至7週內 使用口服藥物(如RU486)使子宮內胚胎自然排出,過程較簡單,對身體損害較小,需醫師監督並確認為子宮內懷孕。超過7週成功率下降,可能需手術清除殘留組織。
手術流產 7週以上至12週內 包含以下三種方式:
- 真空吸引術 適用於10週以內 利用負壓軟管吸出胚胎組織,出血量少,恢復快,適合早期懷孕。
- 擴張刮搔術 適用於10至12週 胚胎較大時使用,透過擴張子宮頸後刮除胎盤組織,出血較多,恢復較慢。
- 引產 適用於12週以上至24週 胎兒已成形,需用藥物促使子宮收縮引產,風險較高,通常需住院處理。

適用週數與建議:

  • 藥物流產最佳時間為懷孕49天(約7週)以內,超過此週數成功率降低,且可能有殘留組織需手術清除。
  • 手術流產多建議在7至14週間進行,依懷孕週數選擇真空吸引或擴張刮搔術。
  • 超過12週,因胎兒較大,通常採用引產方式,且風險較高,需住院觀察。
  • 一般建議在懷孕10週內進行人工流產,越早進行越安全,恢復也較快。

以上資訊可作為人工流產方法與適用週數的參考,實際選擇仍需由婦產科醫師根據個人狀況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