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補助對保母薪資的影響與各縣市加碼情況如下:
-
托育補助金額逐年提高,但保母薪資調幅有限
近年來,政府托育補助金額持續增加,從2018年的6,000元提升至2021年的8,500元,2024年更大幅提高到13,000元,六年間增加了7,000元。然而,相較於補助的提升,各縣市保母薪資的調整幅度卻相對有限,最高加薪僅約2,000元,且半數縣市的加薪幅度甚至不到1,000元。 -
保母薪資普遍偏低,難以達到合理生活水準
根據托盟的調查,全台保母全職工作(以收托兩名幼兒計算)的薪資中位數約為31,200元,只有新竹市、金門縣、連江縣的保母薪資足以支應扶養一名子女的必要生活費用。其他多數縣市保母薪資不足以養家,尤其彰化、桃園、台中、台北、苗栗等地區的薪資與生活費用落差較大。 -
各縣市加碼補助情況
除了中央政府的托育補助外,部分縣市也有額外加碼補助,但整體來看,縣市加碼幅度仍有限,且未能完全反映在保母薪資上。托盟呼籲衛福部應要求各縣市檢討托育費用結構,合理調整保母薪資,以吸引更多保母投入,解決人力老化及短缺問題。 -
托育補助申請資格與金額
2025年托育補助針對0-3歲嬰幼兒,送托公共及準公共托育服務者,每月補助金額依胎次不同,第一胎約7,000元,準公共托育補助可達13,000元,且對中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有加碼補助。
總結
- 托育補助金額持續增加,理論上有助提升保母薪資空間,但實際薪資調整有限。
- 多數縣市保母薪資仍低於合理生活標準,尤其在部分大縣市更為明顯。
- 各縣市有加碼補助,但整體薪資提升仍需政策面強力介入,建立合理調薪機制。
- 托育補助主要針對0-3歲嬰幼兒,並依家庭狀況有不同補助標準。
這些資訊反映出台灣托育補助政策與保母薪資之間的現狀與挑戰,顯示未來仍需持續調整政策以保障保母權益及托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