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齒萌出時,常見的症狀與咀嚼行為變化包括以下幾點:
-
牙齦腫脹與發紅:牙齒在萌出過程中會擠壓牙齦,導致牙齦紅腫、疼痛,有時甚至會出現小包塊或輕微出血。
-
流口水增加:寶寶在出牙前約兩個月就會開始流口水增多,這是因為牙齦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增加。
-
急躁、易怒、睡眠中斷:由於牙齦不適,寶寶可能會變得比較煩躁、哭鬧,睡眠品質也可能受到影響。
-
咀嚼行為增加:寶寶會有強烈的咀嚼需求,喜歡啃咬各種物品,尤其是硬質物品,這是為了緩解牙齦的疼痛和搔癢感。家長可準備固齒器給寶寶使用,以避免寶寶亂咬不適合的東西。
-
食慾變化:牙齦疼痛可能導致寶寶食慾降低,喝奶量減少,甚至拒絕吃奶。建議提供適合磨牙的食物或冰鎮過的固齒器來舒緩不適。
此外,少數寶寶在牙齒萌出時可能會出現萌發囊腫(充滿液體的小囊),顏色可能是粉紅、紅或藍紫色,通常無需擔心,但如果寶寶咀嚼該區域,囊腫可能會變軟。
總結來說,寶寶牙齒萌出時的主要症狀是牙齦紅腫、流口水、情緒不穩定,伴隨明顯的咀嚼行為增加,這些都是寶寶自我舒緩牙齦不適的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