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皮膚薄弱,燙傷後的醫療後果較成人嚴重,且治療過程複雜,需特別注意。

  • 嬰兒皮膚較薄且細嫩,對熱傷害的抵抗力較弱,燙傷深度和範圍往往比成人更嚴重。嬰幼兒的皮膚結構尚未完全成熟,容易造成較深層的損傷。

  • 燙傷程度分為:

    • 一度燙傷:表皮輕微紅腫,類似曬傷,無水泡,疼痛明顯,約數天痊癒。
    • 二度燙傷:分淺二度和深二度,淺二度有水泡,傷及真皮層,癒合約1至2週;深二度傷口破損,真皮層受損較深,若照顧不當可能惡化為三度燙傷。
    • 三度燙傷:皮膚全層壞死,外觀發白或焦黑,神經受損導致疼痛感消失,需植皮治療,且傷後皮膚無法恢復原狀。
    • 四度燙傷:傷及肌肉層以上,可能需皮瓣重建。
  • 嬰兒燙傷後的醫療案例

    • 一位3歲男童因熱水燙傷,造成16%體表面積的二至三度燙傷,治療過程中需面對疼痛、活動受限及心理壓力,護理上強調疼痛控制與心理支持。
  • 燙傷後錯誤處理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 常見錯誤包括塗抹醬油、牙膏、紅藥水等偏方,這些不但無助於傷口癒合,反而可能引起感染或加重傷口。
  • 治療與護理重點

    • 及時冷卻燙傷部位,避免使用不當物品。
    • 根據燙傷深度進行適當的清創、敷料更換及疼痛管理。
    • 嚴重燙傷可能需要植皮手術及長期復健。
    • 物理治療有助於功能重建,避免疤痕攣縮影響肢體活動。

總結來說,嬰兒因皮膚薄弱,燙傷後傷害較深且恢復期長,醫療處理需專業且謹慎,避免錯誤護理造成二次損傷,並重視疼痛控制與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