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積水與中耳炎的關係主要在於中耳炎(特別是急性中耳炎)常會導致中耳積水的產生。具體來說:
- 中耳炎是中耳腔因病毒或細菌感染而發炎的狀態,常見症狀包括耳痛、發燒、耳鳴及耳朵流膿等。
- 急性中耳炎發生時,因為中耳與鼻咽部之間的耳咽管阻塞,導致中耳分泌液無法正常排出,這種液體滯留即形成中耳積水(又稱積液性中耳炎)。
- 中耳積水的形成多半是急性中耳炎的後續階段,通常在急性中耳炎症狀改善後仍持續存在,可能持續數週到數月不等。
- 中耳積水本身可能造成輕度的傳導性聽力損失,尤其是雙側中耳積水,且症狀較輕微,容易被忽略。
- 小兒因耳咽管較短且較水平,加上腺樣體肥大等因素,更容易發生耳咽管阻塞,導致急性中耳炎及中耳積水。
- 中耳積水並非因洗頭或游泳時水進入耳朵所致,因為中耳腔與外耳道間有鼓膜隔開。
總結來說,中耳積水是急性中耳炎後常見的併發症,主要因耳咽管阻塞導致中耳液體滯留所致,兩者在病理機轉上密切相關,尤其在幼兒中更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