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中,父母的角色與互動技巧主要圍繞在「共讀」而非單純「讀書」,強調親子間的雙向互動與情感連結。以下是關鍵重點與實用技巧:
父母在親子共讀中的角色
- 陪伴者與引導者:父母不只是念故事,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探索故事內容,透過提問和對話引導孩子思考與表達,促進語言發展與邏輯思考。
- 情感支持者:當故事中出現情緒情境時,父母可引導孩子認識並表達情緒,提供安慰與支持,幫助孩子培養情緒管理能力。
- 價值觀與行為模範:透過故事內容,父母可以傳遞正面價值觀,成為孩子的行為榜樣。
- 創造力激發者: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甚至讓孩子自己創造故事情節,培養創造力。
親子共讀的互動技巧
- 強調「共」而非「讀」:親子共讀的重點是共同創造美好時光,而非強迫孩子學習知識。父母應避免強硬灌輸,讓孩子感受到參與的樂趣。
- 多元說故事風格:嘗試不同的講故事方式,如角色扮演、天馬行空的敘述,觀察孩子的喜好,增進互動趣味。
- 雙向對話:講完故事段落後,給孩子時間思考並分享想法,父母要積極回應與肯定,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
- 使用開放式問題:透過提問角色的行為、故事發展等,引導孩子設身處地思考,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同理心。
- 準備與投入:父母可事先閱讀故事,進入角色,搭配手勢、表情和動作,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與互動品質。
- 鼓勵孩子講故事:當孩子語言能力提升時,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增強語言表達與自信。
親子共讀的好處
- 增進親子關係與情感連結
- 促進語言發展與專注力
- 培養想像力、創造力與思考力
- 幫助孩子認識並管理情緒
綜合以上,父母在親子共讀中應扮演積極互動的夥伴角色,透過多元的說故事技巧與開放式對話,創造愉快且有意義的共讀經驗,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