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產檢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公費產檢的基本項目(通常在懷孕6~12週進行)
- 問診與身體檢查:醫師會詢問孕婦是否有出血、腹痛、頭痛等不適症狀,並測量體重、血壓、胎心音、水腫及靜脈曲張等狀況。
- 抽血檢查:檢測血型、血紅素、紅血球狀況,並篩檢德國麻疹、梅毒、水痘、地中海型貧血等疾病。
- 尿液檢查:檢驗尿糖、尿蛋白,早期發現妊娠糖尿病或腎臟問題。
- 超音波檢查:通常在懷孕第8週後進行,確認胎兒心跳、大小、羊水量及胎位等。
- 子宮抹片檢查(部分醫院會做):檢查子宮頸健康狀況,排除感染或異常。
2. 建議自費產檢項目
- 唐氏症篩檢: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
- 甲狀腺功能檢查:因甲狀腺異常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篩檢:檢查遺傳疾病風險。
- 葉酸代謝MTHFR基因檢測:評估葉酸代謝能力,預防神經管缺損,建議孕前或孕早期進行。
3. 婦產科選擇建議
- 醫師專業與經驗:選擇有豐富產檢及分娩經驗的婦產科醫師,能提供專業的健康管理與諮詢。
- 醫療設備與環境:具備完善超音波及實驗室檢驗設備的醫療院所,能確保檢查準確與即時。
- 交通便利與服務態度:方便定期回診,且醫護人員態度親切,讓孕婦感到安心。
- 是否提供完整產檢與分娩服務:部分婦產科診所提供從產檢到生產一條龍服務,方便孕婦持續追蹤。
總結來說,懷孕初期產檢重點在於全面評估孕婦與胎兒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可能的風險,並透過適當的基因及血液檢查做進一步篩檢。婦產科選擇則應以醫師專業、設備完善及服務品質為考量,確保孕期安全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