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車與休旅車後車廂空間比較
| 車型 | 標準行李廂容積(L) | 最大行李廂容積(L) | 行李廂深度(cm) | 行李廂高度(cm) | 行李廂寬度(cm) | 距地高度(cm) | 特色說明 |
|---|---|---|---|---|---|---|---|
| 旅行車(例:Ford Focus Wagon) | 635 | 約1,500(座椅傾倒) | 100(標準)/189(傾倒) | 71 | 113(最窄) | 58 | 空間平整、開口低、裝卸方便 |
| 休旅車(例:Honda CR-V) | 約500–600(依車型) | 約1,500–1,600(依車型) | 約100–110(標準) | 約80–90(依車型) | 約100–110(依車型) | 約70–80 | 空間方正、高度高、適合堆疊 |
- 旅行車:行李廂通常較深、較長,開口距地高度低,裝卸物品較省力,適合放置長型或較重物品。標準狀態下容積可達635L(如Focus Wagon),座椅傾倒後深度可達189公分,空間平整且實用。
- 休旅車(SUV):行李廂高度較高,適合堆疊大型或高型物品(如嬰兒車、行李箱),但開口距地高度較高,裝卸較重物品時需費力。部分車型(如CR-V)空間方正,綜合表現優異,但深度與寬度可能略遜於旅行車。
後車廂便利性比較
- 旅行車:行李廂開口低、距地高度僅約58公分,裝卸物品輕鬆,尤其對長者或身材較嬌小者友善。底板平整,便於放置大型物品,且部分車型底板下另有收納空間,增加實用性。
- 休旅車:行李廂高度高,適合堆疊,但裝卸較重物品時需抬高,對部分使用者較吃力。部分車型配備電動尾門,提升便利性,但整體而言,裝卸便利性略遜於旅行車。
- 特殊需求:若需經常裝卸嬰兒車、大型行李,旅行車的深、低設計較為便利;若需堆疊多個行李箱或高型物品,休旅車的高度優勢較明顯。
後座空間與舒適度
- 旅行車:後座頭部空間較房車佳,但整體寬敞感與休旅車相比仍略遜,尤其車高較低,長途乘坐可能略感壓迫。
- 休旅車:後座頭部與膝部空間通常較寬敞,適合家庭長途旅行,尤其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時更為便利。
綜合建議
- 空間彈性:旅行車行李廂深、低、平整,適合經常裝卸大型、長型或較重物品的家庭;休旅車行李廂高、方正,適合堆疊多個行李箱或高型物品。
- 便利性:旅行車裝卸便利性高,尤其對長者或身材較嬌小者友善;休旅車則在堆疊與後座空間上佔優勢。
- 選擇依據:應根據家庭成員結構、常用物品類型(如嬰兒車、行李箱、運動器材等)及個人裝卸習慣來選擇,建議實際到展示間體驗裝卸流程與乘坐感受。
「旅行車行李廂高度較休旅車低,收納裝載方便」與「離地高度低,進出車室便利」是旅行車的顯著優點;休旅車則以「後座寬敞、行李廂高度高」取勝。
小結
- 旅行車:行李廂深、低、平整,裝卸便利,適合重視實用性與便利性的家庭。
- 休旅車:行李廂高、方正,後座寬敞,適合需要堆疊物品或重視乘坐空間的家庭。
- 實際選擇:建議根據自身使用情境與偏好,實際體驗兩者差異後再做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