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預防與逃生原則:規劃多個逃生路線

火災預防與逃生規劃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尤其在建築物內,平時就應做好準備,才能在緊急時刻冷靜應對。以下整理台灣消防單位與專家建議的關鍵原則與實務做法。

火災預防基本原則

  • 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及早偵測火災,爭取逃生時間。
  • 注意用火用電安全:避免電線過載、妥善處理火源,減少火災發生機率。
  • 減少可燃物堆積:保持環境整潔,延緩火勢蔓延。
  • 使用耐燃建材:改善隔間與牆壁防火性能,爭取更多避難時間。

逃生路線規劃重點

  • 規劃至少兩個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線:確保當主要出口受阻時,仍有其他路徑可撤離。
  • 實際走過逃生路線:確認通道暢通無阻,避免緊急時發現障礙物。
  • 標示逃生出口與集合地點:在家庭或公共場所明顯處張貼逃生計畫圖,並設定戶外集合地點。
  • 定期演練: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逃生演練,熟悉路線與流程。

逃生避難流程與原則

  • 往下、往外逃生:火災時優先選擇往一樓、戶外撤離,避免往上逃生。
  • 確認逃生路徑安全:開門前先觸摸門板溫度,若過高或有煙霧,改走其他路線。
  • 隨手關門:逃生時關閉起火房間門,防止火勢與濃煙擴散。
  • 勿穿越濃煙:若樓梯間有煙霧,切勿嘗試穿越,應水平移動至相對安全空間(如陽台、房間),關門避難並撥打119等待救援。
  • 勿重返火場:撤離後切勿返回取物,應前往安全區域等待消防人員。

家庭逃生計畫製作口訣(1216)

步驟 內容說明
1 畫出1個家庭逃生計畫圖
2 標示2個不同方向的逃生避難出口及路線
1 設定1個屋外逃生集合地點
6 每6個月進行逃生演練1次

特殊情境處理

  • 鐵窗與鎖具:若窗戶或陽台有鐵窗,應預留可開啟的逃生口;逃生出口若上鎖,全家應知道鑰匙位置並練習開啟。
  • 公共場所:進入陌生環境時,先確認避難路線與出口位置,確保通道暢通。
  • 避難方向指示燈:確保逃生路徑設有指示燈,方便在斷電或濃煙中辨識方向。

常見錯誤與迷思

  • 勿為收拾財物延誤逃生:保命為首要目標,切勿因財物耽誤避難時間。
  • 勿躲浴室:浴室門多為塑膠或玻璃,無法有效阻隔高溫與濃煙,應選擇可緊閉的木門房間避難。
  • 勿往上逃生:濃煙上升速度遠快於人類,往上逃生反而危險。

總結:火災預防需從日常用火用電安全、減少可燃物、安裝警報器做起;逃生時應規劃並熟悉至少兩個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線,優先往下、往外撤離,遇濃煙則水平移動至相對安全空間關門避難,並定期演練以提升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