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逃生基本知識:走樓梯、避免電梯

火災發生時,正確的逃生方式攸關生命安全。以下整理台灣消防單位與專家建議的基本原則,特別強調「走樓梯、避免電梯」的重要性。

為什麼不能搭電梯?

  • 電梯可能停電或故障:火災時電力系統容易受損,電梯可能突然停止運作,導致受困。
  • 電梯井成為煙囪:濃煙與高溫會經由電梯井快速向上蔓延,搭乘電梯反而暴露於更高風險。
  • 逃生口訣:「遇火災,不搭電;走樓梯,最安全」是消防單位一再宣導的重點。

正確逃生步驟

  • 立即示警與報案:發現火災時,大聲呼喊提醒他人,並迅速撥打119報案,清楚說明地址與受困情況。
  • 不收拾財物:以保命為優先,切勿因收拾物品延誤逃生。
  • 選擇安全梯或樓梯:優先使用有防火門的安全梯或直通樓梯往下逃生。只有在確認樓梯間無濃煙時,才可進入。
  • 隨手關門:逃生時順手關門,可有效阻隔火勢與濃煙蔓延,爭取更多逃生時間。
  • 低姿勢撤離:濃煙會往上擴散,逃生時應採低姿勢(如爬行),減少吸入有毒氣體。
  • 不躲浴室:浴室門多為塑膠或玻璃材質,無法有效阻隔高溫與濃煙,且通風不良,不適合避難。
  • 不盲目尋找濕毛巾:濕毛巾無法有效過濾有毒氣體,尋找濕毛巾可能延誤逃生時機。

逃生路線規劃

  • 平時規劃兩個逃生出口:火災時若主要逃生路線受阻,應立即尋找第二逃生路線。
  • 樓梯間有煙霧時:若發現樓梯間有濃煙,切勿強行穿越,應改往水平方向尋找其他逃生路線,並進入可關門的相對安全空間避難,撥打119等待救援。
  • 地下室往1樓逃生:若身處地下室,應往1樓方向逃生。

常見錯誤觀念

  • 用塑膠袋套頭:此舉可能導致窒息,切勿嘗試。
  • 躲在浴室:浴室無法有效阻隔火煙,且可能因通風不良導致危險。
  • 搭乘電梯:絕對不可搭乘電梯逃生。

「火災逃生避難時,不可搭乘電梯,因為火災時往往電源會中斷,會被困於電梯中。循著避難方向指標,由安全梯進入安全梯逃生。」

總結

火災逃生時,絕對不可搭乘電梯,應優先使用有防火門的安全梯或樓梯往下逃生,並隨時注意樓梯間是否有濃煙。平時應熟悉住家或工作場所的逃生路線,火災發生時保持冷靜,迅速行動,才能有效提升生存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