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皮膚過敏反應的常見原因包括:
- 皮膚屏障受損:手術或醫美雷射等微創治療會破壞皮膚屏障,導致皮膚對外界刺激敏感,容易出現紅疹、癢感、刺痛等過敏症狀。
- 接觸性過敏原:手術中使用的敷料、人工皮、手術器械、手套(如乳膠)或藥物(抗生素、消炎止痛藥)可能引發接觸性過敏。
- 藥物過敏:術後使用的抗生素、止痛藥、消炎藥等可能引起延遲性或即時性過敏反應。
- 金屬過敏:如人工關節手術後,金屬成分(鈷、鉻、鎳等)釋出可能誘發免疫反應,造成皮膚蕁麻疹樣疹塊。
- 保養錯誤與清潔不當:術後使用刺激性保養品、過早敷面膜、過度清潔或悶住毛孔,會加重過敏反應。
處理對策與建議:
-
立即停止使用可能致敏產品:包括術後修復霜、化妝品、含香料或酒精的清潔用品。
-
冷敷舒緩:用乾淨毛巾包裹冰塊冷敷過敏部位,每次10-20分鐘,多次進行,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
-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使用醫師推薦的溫和、低敏清潔產品,避免刺激性成分。
-
遵醫囑用藥:必要時由醫師評估使用抗過敏藥物、類固醇外用藥膏或抗發炎藥物,避免自行停藥或亂用。
-
術後保養調整:
- 術後1週內避免使用去角質、磨砂膏、酸類產品及片狀面膜。
- 初期僅使用醫師指定的修復型保濕乳液與物理性防曬。
- 若症狀持續惡化或出現水泡、滲液、嚴重紅腫熱痛,應立即回診。
-
注意過敏史與術前評估:術前應告知醫師過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或材料。
所以,手術後皮膚過敏主要因皮膚屏障受損、接觸過敏原及藥物反應所致,處理重點在於停止刺激源、冷敷舒緩、溫和清潔及遵從醫師指示用藥,並密切觀察症狀變化,必要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