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way近期因原物料及運輸成本上升,宣布調漲部分潛艇堡價格,12吋潛艇堡價格甚至突破300元新台幣,導致消費者感受到明顯的負擔增加。部分消費者反映漲價同時伴隨份量縮水,對價格與價值的落差感到不滿。

具體情況如下:

  • 價格調漲背景:因全球原物料價格及海運成本上升,Subway與其他速食品牌如麥當勞、鼎泰豐等相繼調漲餐點價格,部分商品漲幅達數元至數十元不等。
  • 價格水準:Subway新推出的12吋起司香蒜嫩牛潛艇堡售價約330元,明顯高於過去價格,甚至被部分消費者認為「突破價格天花板」。
  • 消費者負擔感受:有消費者認為Subway仍算合理,甚至有人一個月每天吃兩個6吋潛艇堡加飲料約8866元,覺得不貴;但也有消費者抱怨漲價後份量縮水,生菜減少,感覺CP值下降,甚至表示不會再去。
  • 品質爭議:美國市場有消費者因廣告與實際肉量不符提告,指出潛艇堡肉量僅廣告約1/3,認為在物價上漲時期此類誤導更傷害低收入族群。

綜合來看,Subway價格上漲確實增加了消費者的經濟負擔,且部分消費者對於漲價後的份量與品質有所質疑,形成價格與價值感受的落差。但由於Subway在台灣市場蔬菜多、口味獨特且競爭對手少,仍有一定的消費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