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導致育兒成本與生活費用顯著增加,對家庭經濟造成沉重壓力,尤其在教育、補習及才藝支出方面影響尤為明顯,進一步加劇家長的育兒焦慮。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經通膨調整後,2025年中等收入家庭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已達約32萬美元,低收入家庭約24萬美元,高收入家庭甚至超過51萬美元,且實際成本可能更高,反映物價上漲對育兒支出的巨大影響。此外,美國銀行研究指出,2019年以來育兒成本上升超過30%,尤其對年收入10萬至25萬美元的中高收入家庭負擔最重,這些家庭因薪資成長緩慢及高通膨、高利率壓力,開始轉向平價消費以減輕經濟負擔。

在台灣,兒童福利聯盟調查顯示,近99%的家長感受到物價上漲,超過93%的家長表示物價上漲已影響家庭經濟,尤其是育有12歲以下孩子的家庭感受更深。教育支出是主要負擔來源,約六成家庭每月花費數千至上萬元新台幣於補習或才藝課程,若有兩名以上孩子,費用更成倍增加,導致許多家庭經濟壓力劇增。這種高昂的教育支出不僅增加經濟負擔,也加劇家長的心理焦慮。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指出,過去十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約14.25%,教養娛樂類支出增加8.4%,但薪資成長遠落後於物價與教育費用的漲幅,造成年輕家庭長期且沉重的經濟負擔,並成為少子化的重要因素。

綜合來看,物價上漲使得育兒成本大幅增加,尤其在教育及生活開銷方面,家庭必須面對更高的經濟壓力與心理焦慮,影響生育意願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