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共學團對幼兒的幫助主要在於提供一個自然且持續的台語語言環境,促進母語能力的發展,增進親子關係,並培養孩子的文化認同感與多元競爭力。
具體來說:
-
強化母語能力與語言輸入:台語共學團透過親子共讀繪本、唱兒歌、肢體遊戲等多元活動,讓幼兒在自然情境中大量接觸台語,減少華語輸入,幫助幼兒從小習得並流利使用台語。這對於避免母語流失、深化語言能力非常重要,尤其在學校教育無法充分支持母語深化的情況下。
-
增進親子互動與情感連結:共學團的親子活動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場域,也促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讓家長在陪伴中堅持使用台語,形成穩定的語言環境。
-
創造台語社交圈與文化認同:共學團提供幼兒與其他同齡台語使用者互動的機會,打破「台語是老人語言」的刻板印象,讓孩子感受到台語的活力與生活化,增強文化認同感。
-
刺激認知發展與多元競爭力:台語作為聲調語言,能刺激幼兒的感官敏銳性與創造力,並培養多元思考能力。雙語或多語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在決策力、解決衝突能力等方面具備優勢,甚至有研究指出能延緩老年癡呆症的發生。
-
推動母語教育與社會支持:共學團也成為母語家庭的後盾,透過講座、資源分享及向公部門爭取台語教育資源,促進母語受教權的實現。
總結而言,台語共學團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場所,更是文化傳承與親子共融的重要平台,對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感建立及文化認同均有積極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