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親子互動與生活情境增進語言學習,關鍵在於父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對話與互動,創造豐富且適切的語言環境,並依據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提供稍高於其現有能力的語彙和句型示範,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

具體做法包括:

  • 親子對話:父母應多與孩子交談,使用「慈母語」—語調抑揚頓挫明顯、語速較慢且聲音頻率較高的說話方式,吸引孩子注意並增強聽力興趣。

  • 順應孩子興趣:以孩子感興趣的主題(如恐龍)為切入點,提供大量相關詞彙和描述,讓孩子在熟悉且有趣的情境中自然學習語言。

  • 3T原則

    • Turn in(共情關注):從孩子當下的興趣和情緒出發,展開對話。
    • Talk more(多說一點):描述眼前事物,將零碎詞彙組成完整句子。
    • Take turn(輪流說話):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孩子思考與表達。
    • 以及雙向互動,鼓勵孩子參與對話,促進語言表達能力。
  • 結合生活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換尿布、刷牙、玩遊戲時,父母邊做邊說,將活動轉化為語言素材,幫助孩子理解詞彙與句子結構。

  • 多元感官刺激:透過聽(歌曲、童謠)、看(影片、繪本)、讀(親子共讀)等多種方式,營造語言學習氛圍,提升孩子的語言輸入量與表達自信。

  • 遊戲與認證活動:如客語學習中透過闖關遊戲等互動方式,讓幼兒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學習語言,增加學習動機與文化認同。

總之,親子間持續且有質量的語言互動,結合孩子的興趣與生活情境,能有效促進語言學習與表達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