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淚管阻塞會導致淚液無法正常排出,造成眼睛表面淚水積聚,進而引發流淚與眼部分泌物增多。

正常情況下,淚液由淚腺分泌後,經由淚點、淚小管、淚囊,最後通過鼻淚管排入鼻腔,保持眼睛表面濕潤且不積水。一旦鼻淚管阻塞,淚液無法順利排出,導致淚水在眼表積聚,形成溢淚現象,眼睛因此出現不適、視線模糊、紅腫、疼痛及分泌物增加等症狀。

流淚與分泌物增多的原因包括:

  • 淚液排出受阻,淚水積聚於眼表,造成溢淚。
  • 淚液滯留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淚囊炎,進而產生黏稠分泌物。
  • 眼部因淚液積聚及感染反應,產生發炎反應,促使分泌物增加。

鼻淚管阻塞的成因可分為:

  • 先天性阻塞:多見於新生兒,因鼻淚管出口處膜未打開,導致淚液無法排出,造成持續流淚及黏稠分泌物。
  • 後天性阻塞:多見於成年人,可能因眼瞼結膜或鼻腔慢性發炎、外傷、感染、老化等因素引起鼻淚管狹窄或阻塞。

阻塞造成的淚液滯留不僅引起流淚,還容易引發感染和炎症,導致眼部分泌物增多,形成黏稠或膿性分泌物,進一步加重眼部不適。

因此,鼻淚管阻塞引起的流淚與眼部分泌物增多,主要是因為淚液排出通路受阻,淚水滯留眼表及淚囊,誘發感染和炎症反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