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淚液分泌不足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
淚腺發育未完全:新生兒的淚腺尚未完全成熟,淚液產生量較少,因此即使哭泣也可能看不到明顯的眼淚滴落,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在出生後3至4週淚腺功能會逐漸成熟。
-
先天性鼻淚管阻塞:鼻淚管末端有一層薄膜(Hasner瓣膜)在胎兒期未完全穿通,導致淚液無法順利排入鼻腔,造成淚液滯留,眼睛反而會出現溢淚、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但這也可能讓淚液看似分泌不足,因為淚液無法正常流出。
護理建議
-
觀察與評估
- 新生兒若哭時無明顯眼淚,且無眼睛紅腫或分泌物,通常屬於淚腺尚未成熟,無需特別治療,只需耐心等待。
- 若眼睛持續溢淚、分泌物增多、眼瞼紅腫,可能是鼻淚管阻塞或感染,應及早就醫。
-
鼻淚管按摩(Crigler按摩法)
- 這是治療先天性鼻淚管阻塞的常用方法。步驟包括:
- 洗淨雙手,保持指腹乾淨。
- 用食指輕輕按壓眼角內側淚囊區域,向下及向鼻側按摩,促進淚液排出。
- 按摩可加速鼻淚管通暢,減少感染機會。
- 這是治療先天性鼻淚管阻塞的常用方法。步驟包括:
-
保持眼部清潔
- 若有分泌物,用乾淨的溫水紗布輕輕擦拭,避免用力拉扯眼瞼。
- 若分泌物呈膿性(黃綠色),可能有感染,需立即就醫。
-
避免刺激與感染
- 避免讓寶寶眼睛接觸髒手或不潔物品。
- 若有反覆感染,醫師可能會考慮使用抗生素治療或進一步檢查。
所以,新生兒淚液分泌不足多因淚腺發育未全,屬正常生理現象;若伴隨溢淚、分泌物增多,則可能是鼻淚管阻塞,需透過按摩及醫療介入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