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淚管阻塞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微創治療及手術治療三大類,依病情嚴重程度與患者年齡選擇適合的方式。
-
保守性及藥物治療
主要針對先天性鼻淚管阻塞的新生兒,因約95%可在一歲前自行痊癒。治療包括保持眼部清潔、局部抗生素預防感染及淚囊加壓按摩(Crigler按摩),促使阻塞部位開通。 -
微創性治療
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的新生兒或成年人鼻淚管部分阻塞者,常見方法有:- 淚小孔擴張術、淚管通探及淚管沖洗,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門診進行。
- 氣球擴張術:將氣球導管經淚小孔伸入鼻淚管狹窄處,充氣擴張管腔,成功率約60-70%,術後無外觀傷口,恢復快。
-
手術治療
適用於鼻淚管完全阻塞或微創治療失敗者,主要手術為淚囊鼻腔造口術(Dacryocystorhinostomy, DCR),透過手術在淚囊與鼻腔間建立新通道,使淚水繞過阻塞部位排出。- 傳統外開式DCR會在眼角留疤痕。
- 內視鏡鼻淚管重建手術則無外部疤痕,成功率約90%,且保留更多淚水推送功能,為目前主流選擇。
此外,複雜病例可能需術前影像造影及電腦導航輔助手術,以避免解剖變異導致手術困難。
所以,鼻淚管阻塞的治療依病情分階段進行,從保守治療到微創氣球擴張,再到淚囊鼻腔造口手術,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可有效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