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黏人的行為在心理學上主要是由依附關係(Attachment)所解釋,這是一種寶寶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建立的情感聯結。當寶寶約6至7個月大時,認知發展使他們能辨識熟悉的人與陌生人,並將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在面對陌生人或新環境時,寶寶會透過黏著照顧者來尋求安全感,這種行為是正常且健康的發展表現。
依附關係的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
- 無社會性階段(出生至6-7週):寶寶對任何人都沒有特別偏好,會以本能行為(如哭泣)引起注意。
- 依附建立期(6週至7個月):寶寶開始對主要照顧者產生偏好,並在分離時表現出不安。
- 明顯依附期(約7個月起):寶寶明顯區分熟悉與陌生人,出現「陌生人焦慮」,會黏著主要照顧者尋求安全。
寶寶黏人的行為反映了他們對安全感的需求,這種依附關係的品質會影響寶寶未來的情緒調節與人際關係發展。研究指出,擁有安全型依附的寶寶,長大後較快樂、容易信任他人,且能健康探索世界;相反,依附不安全的寶寶可能較退縮、焦慮。
所以,寶寶黏人是依附關係發展的自然現象,代表他們在尋求安全感與情感支持,這對其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