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床母的時間通常建議在傍晚五點至七點(酉時)之間,因為床母被認為是在晚上守護孩子,讓孩子睡得安穩,所以這段時間祭拜較為合適。雖然有些人會在早上拜床母,但傳統上不太建議,且應避免下午兩點至五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干擾;不過只要心誠則靈,任何時間拜床母都能得到保佑。
拜床母的重要日期包括:
- 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天(俗稱「三朝」),若媽媽和寶寶在月子中心,則初次回家進房前祭拜即可。
- 農曆七月七日(七夕,床母誕辰)。
- 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元宵節、清明、端午、中元、重陽節等重要節日。
- 嬰兒哭鬧不安、出生第7天、第14天、滿月、滿4個月、周歲等時機也可祭拜。
拜床母的地點通常選擇寶寶的床邊或家中乾淨的角落,也有人選擇廟宇中供奉床母的神明處。
拜床母的流程大致如下:
- 準備供品,常見有水果、糕點、香燭、茶水等。
- 在傍晚時分點燃香燭,面向床母神位或寶寶床邊。
- 依序上香、跪拜,誠心祈求床母保佑孩子健康平安。
- 可念拜床母的口訣或祝禱詞,表達感謝與祈願。
- 祭拜完畢後,將供品擺放一段時間,再收拾。
所以,拜床母重在誠心與時機,最佳時間是傍晚酉時,地點以寶寶床邊為主,流程則是準備供品、點香跪拜、祈求祝禱,依照傳統習俗和個人需求靈活調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