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走路時,雙手擺放姿勢會隨著平衡能力與步態發展逐漸改變。初期(約10-12個月),寶寶通常會雙手高舉或張開,藉此保持重心穩定和平衡,雙腳間距較寬,走路時腳掌直接著地,步伐較不穩定。家長常會牽著寶寶的雙手協助走路,這時寶寶的雙手會被牽著,逐漸練習重心轉移和平衡。

隨著寶寶步態越來越穩定(約1歲以後),雙手擺放會逐漸自然下垂,開始嘗試單手牽扶或完全放開雙手獨立行走。此時,寶寶的雙手不再高舉,而是用來調節身體平衡,走路姿勢更接近成人。家長可透過引導寶寶走不同地面、斜坡,或讓寶寶蹲下撿東西再站起來,幫助練習重心轉移與穩定性。

整體來說,寶寶雙手擺放姿勢的發展與變化,反映了其平衡感、核心肌群與下肢肌力的成長。初期雙手高舉保持平衡,逐漸過渡到自然下垂並用於調節身體平衡,最終達到獨立穩定行走。家長可透過適當的陪伴與環境安全設置,促進寶寶正確步態與手部姿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