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紅色痘疤的雷射首選是攻擊血管中含氧血紅素的血管雷射,常見的有585nm二極體黃雷射(琥珀雷射)和染料雷射(波長約595nm),這類雷射能穿透真皮層,利用熱效應破壞增生的血管,促進色素代謝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改善紅色痘疤的泛紅與質地。
常見雷射選擇與特點:
雷射種類 | 波長範圍 (nm) | 作用目標 | 適用情況 |
---|---|---|---|
染料雷射 | 約595 | 含氧血紅素(血管) | 紅色痘疤、血管性泛紅 |
585nm二極體黃雷射 | 585 | 含氧血紅素(血管) | 紅色痘疤,促進膠原蛋白重組 |
黃雷射(琥珀雷射) | 約577 | 含氧血紅素 | 紅色痘疤、酒糟皮膚泛紅 |
藥膏使用建議方面,通常會搭配具有消炎、修復及促進皮膚癒合的藥膏,如含有維他命E、積雪草萃取、洋甘菊或類固醇成分(需醫師指示)的外用藥膏,幫助減少發炎反應與促進皮膚修復,但類固醇藥膏不宜長期或大面積使用,以免副作用。
治療紅痘疤的注意事項:
- 紅痘疤多因發炎反應及血管增生所致,雷射治療需針對血管進行破壞,避免傷害周圍皮膚組織。
- 雷射治療通常需多次療程,且需搭配良好的痘痘控制,才能加速紅痘疤消退。
- 若紅痘疤合併凹陷或凸起痘疤,可能需搭配其他治療方式如填充劑或皮下切割。
所以,台灣常用且有效的紅痘疤雷射為585nm二極體黃雷射與染料雷射,搭配適當的消炎修復藥膏,能有效改善紅色痘疤的外觀與膚質。建議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評估,選擇合適的雷射波長與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