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曬成分主要是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和氧化鋅(Zinc Oxide),其作用原理是形成皮膚表面的物理屏障,反射和散射紫外線,阻隔紫外線直接傷害肌膚。化學防曬成分則多樣,常見有阿伏苯宗(Avobenzone)、桂皮酸鹽(Octinoxate)、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等,透過吸收紫外線並將其轉化為熱能來達到防曬效果。
物理防曬的安全性較高,因為成分穩定、不易滲透皮膚,對敏感肌膚和嬰幼兒較友善,且不易引起過敏反應。早期物理防曬產品常有泛白、厚重感,但現代技術已大幅改善質地,使使用感更清爽自然。
化學防曬質地通常較輕薄、不油膩,且防曬效果較強,但成分較多且穩定性較低,可能對敏感肌膚造成刺激,孕婦和嬰幼兒使用需謹慎評估。此外,部分化學防曬成分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光敏感反應。
項目 | 物理防曬 | 化學防曬 |
---|---|---|
主要成分 | 二氧化鈦、氧化鋅 | 阿伏苯宗、桂皮酸鹽、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等 |
防曬機制 | 反射、散射紫外線 | 吸收紫外線並轉化為熱能 |
質地感受 | 早期較厚重、泛白,現改善較清爽 | 輕薄、不油膩 |
適用膚質 | 敏感肌、乾燥肌、嬰幼兒較適合 | 一般肌膚,敏感肌需注意 |
安全性 | 穩定性高,不易過敏 | 穩定性較低,可能刺激皮膚 |
所以,物理防曬成分安全性較高,適合敏感肌與需要長時間防曬的人使用;化學防曬則質地輕薄且防曬力強,但對敏感肌膚可能較刺激,選擇時可依個人膚質與使用需求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