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吸吮手腳主要是因為天生的吸吮反射與口腔期的需求,這是寶寶自我安撫和探索自我的自然行為,對建立安全感有正面作用。

具體原因包括:

  • 吸吮反射從胎中開始,寶寶在母體內就會吸允手指,出生後這種反射持續存在,是寶寶尋求安撫和滿足口腔期需求的表現。
  • 飢餓或吸吮需求未被完全滿足,寶寶喝完奶後仍吸手指,可能是奶量不足或吸吮慾望未被滿足,需要調整餵奶量與頻率。
  • 認識自我與探索身體,約4-5個月大時,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手,透過吸吮手腳來認識身體,這是正常發展過程。
  • 舒緩緊張與焦慮,達到自我安撫效果,吸吮行為有助於寶寶減輕壓力,建立情緒穩定感。

關於安全感的建立:

  • 吸吮行為本身是寶寶尋求安全感的表現,父母可透過哺乳、抱抱、提供安撫巾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寶寶的安全感。
  • 哺乳期間讓寶寶吸吮乳頭,不僅滿足口腔需求,也透過親密接觸增進信任與安全感。
  • 適切的照顧與教養能幫助寶寶建立對外界環境的安全感,促進與照顧者的信任關係。

所以,嬰兒吸吮手腳是正常且必要的行為,反映其生理需求與心理發展,對安全感的建立有積極作用,家長應理解並適度支持,而非過度阻止。若吸吮行為過度或影響健康,則需諮詢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