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用藥指南主要針對產婦常見症狀與安全用藥建議,尤其考量哺乳期的藥物安全性。以下整理常見症狀與對應的安全用藥建議:
產後常見症狀與用藥建議
-
乳腺炎
好發於產後1至2週,症狀包括乳房充盈、紅腫、熱痛、發冷、寒顫及高燒。治療通常需要抗生素,並配合休息與熱敷。 -
會陰血腫
產後會陰部因切開或撕裂可能形成血腫,初期可用冰敷止血,24小時後改用熱敷促進血塊吸收與消腫。 -
產後疼痛
非鴉片類鎮痛藥(如Naproxen、Indomethacin)是首選,因不影響母嬰警覺性及呼吸,且短期使用相對安全。長期使用需注意嬰兒胃腸道不適。 -
憂鬱症用藥
哺乳期抗憂鬱藥物安全性以Paroxetine和Sertraline較佳,寶寶血中藥物濃度低且副作用報告少,建議優先使用這兩種藥物。 -
其他常用藥物
包括緩解胃酸過多的鎂酸鹽、美托克洛普拉米(促進胃腸蠕動)、甲氨蝶呤(治療陰道炎)等,使用時需遵醫囑。
哺乳期用藥安全原則
- 建議在哺乳後立即服藥,讓藥物濃度達峰後再哺乳,減少嬰兒暴露。
- 優先選擇對母乳轉移低且副作用少的藥物。
- 避免長期或高劑量使用可能對嬰兒有影響的藥物。
以上資訊可作為產後常見症狀的初步用藥參考,實際用藥仍需依醫師評估與指示進行,確保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