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疹玫瑰疹的基本定義與成因差異如下:

項目 病毒疹 玫瑰疹
定義 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膚病的總稱,包含腸病毒、水痘、德國麻疹、麻疹、傳染性紅斑等多種病毒所致的皮疹。 一種特定的病毒疹,主要由第六型人類皰疹病毒(HHV-6B型)感染引起,常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
疹子型態 疹子多為一小粒一小粒的紅疹。 疹子呈現一小片一小片不規則的紅疹,細小斑丘疹,通常在退燒後迅速出現,從身軀擴散至頸部、臉和四肢。
症狀 常伴隨明顯的感冒症狀,如咳嗽、流鼻水等。 通常沒有明顯感冒症狀,主要表現為反覆高燒後出疹,且孩子退燒後仍活力充沛。
傳染力 病毒感染本身具傳染性,但皮疹本身不具傳染力。 具有傳染力,潛伏期約1至2週,容易在幼兒間交叉感染。
成因病毒 多種病毒,包括腸病毒、EB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 主要是人類皰疹病毒第六型(HHV-6B型)。

簡言之,病毒疹是指由多種病毒引起的皮膚紅疹的總稱,症狀及病毒種類多樣,常伴隨感冒症狀,皮疹本身不具傳染力;而玫瑰疹是由特定病毒(HHV-6B)引起,主要發生在嬰幼兒,特徵為高燒後出現大片不規則紅疹,且具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