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人正面臨高房價與生活成本雙重壓力,這對他們的購屋意願、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造成顯著影響。

  • 購屋壓力與意願:儘管房價高漲,台北市35歲以下年輕人的購屋貸款佔比在2025年第一季達到23.8%,為六都中成長幅度最大,顯示年輕人購屋意願逆勢上升。這主要受惠於政府推出的「新青安」政策,放寬貸款條件並提供利息補貼,加上家長資助,讓年輕人更有能力進場購屋。

  • 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影響:高房價導致年輕人必須承擔龐大貸款,長期財務壓力使他們犧牲生活品質,甚至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薪資增幅遠低於房價漲幅,生活成本上升,讓年輕人感受到沉重負擔,影響社會關係與心理狀態。

  • 購屋選擇與風險:為降低購屋門檻,許多年輕人選擇預售屋,因其價格較低且可分期付款,但預售屋存在建設延遲、開發商資質不明及市場過剩等風險,若未謹慎評估,可能加重未來財務負擔。

  • 政策與未來展望:政府限貸令與限購令雖抑制部分過熱現象,但無法根本解決房價持續上漲問題。年輕人需在政策變動、利率走向及市場供需間謹慎抉擇,避免過度槓桿帶來的風險。

綜合來看,台灣年輕人在高房價與生活成本壓力下,購屋成為重大挑戰,需在政策支持與個人財務規劃間取得平衡,並關注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