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要保障自己在外送訂單中的發票權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了解發票開立方式
    依照台灣法規,外送平台與商家合作模式不同,發票開立方式也不同。一般會收到兩種發票:

    1. 商品費用發票:由商家合作夥伴開立,若商家有核定免用統一發票,則可能只提供普通收據。
    2. 外送費用發票:由外送平台(如Uber Eats)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通常會在訂單完成後24至48小時內以電子發票形式寄送至消費者電子信箱。
  • 索取紙本發票的權利
    根據《電子發票實施作業要點》,業者應提供消費者索取紙本發票的選擇機制。消費者可在訂單時勾選或事後申請索取紙本發票,但部分業者寄送紙本發票的時間可能較長,甚至需經過鑑賞期。

  • 收貨時檢查並保存證據
    建議消費者在商品或餐點送達時,立即檢查商品狀況並拍照錄影,作為日後申訴或維權的證明。此外,若商家使用紙本發票,外送員應將發票放置於商品包裝內,消費者可當場確認。

  • 遇到發票問題時的處理方式
    若未收到發票或有發票疑慮,消費者可向外送平台反映,平台通常會協助查證並處理。若遭遇未取餐卻被請款等情況,也應立即向平台反映,利用平台要求外送員拍照留證的機制保障自身權益。

綜合以上,消費者應主動確認訂單中發票開立方式,索取紙本發票時要留意申請流程與時間,收貨時務必檢查商品與發票,並保存相關證據,必要時向平台反映問題,以確保自己的發票權益不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