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的常見護理與醫療程序主要涵蓋餵奶、換尿布、洗澡、睡眠安全及疾病預防等方面,以下為詳細說明:

1. 餵奶

  • 餵奶頻率:親餵母乳依寶寶需求進行,瓶餵(母乳或配方奶)建議每4小時左右餵一次,即使寶寶睡著也需按時餵食,避免低血糖。
  • 餵奶方法:親餵需依泌乳師指導,瓶餵時可先用奶嘴輕觸寶寶嘴唇引導,餵奶時保持奶嘴充滿奶水,避免寶寶吸入空氣造成脹氣或吐奶。餵奶過程中應觀察寶寶反應,若出現口唇發青或嗆吐,應暫停並調整姿勢。

2. 換尿布與清潔

  • 換尿布頻率:需經常更換尿布,保持寶寶皮膚乾爽。
  • 清潔方法:大便後先用不含香精的濕紙巾輕擦,再用清水沖洗並擦乾,避免使用痱子粉,並可塗抹嬰兒專用護膚膏以防尿布疹。

3. 洗澡與清潔

  • 洗澡頻率:依寶寶狀況調整,保持清潔但避免過度洗澡。
  • 洗澡注意事項:洗澡時用溫水輕柔清洗,先擦拭臉部由內向外,再洗頭髮,洗完後用乾毛巾擦乾,避免著涼。洗澡時注意支撐寶寶頭頸,動作輕柔。

4. 睡眠安全

  • 新生兒應採用仰睡姿勢,避免趴睡以降低猝死風險。
  • 建議同房不同床,保持安全睡眠環境。
  • 衣著採「洋蔥式穿搭法」,根據環境溫度調整衣物,避免過熱或過冷,並以摸後頸溫度為判斷標準。

5. 其他醫療與健康監測

  • 監測寶寶呼吸頻率(約40-60次/分鐘),觀察是否呼吸費力。
  • 注意前囟門閉合時間(約12-18個月)。
  • 觀察視力發展,寶寶出生即對光有反應。
  • 餵奶後拍嗝,避免脹氣。
  • 抱寶寶時支撐頸部,避免過度搖晃。

這些護理與醫療程序能幫助新生兒健康成長,並減少常見疾病與意外風險。新手爸媽可依此作為日常照護的指引,並隨時與醫療專業人員保持聯繫以獲得個別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