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工作狀況對生育間隔決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女性勞動市場投入與生育時點及間隔的關係
    女性若在較年輕時生育第一胎,通常勞動市場投入較少、薪資較低,生育對其勞動供給的影響較大,因為她們需要調整工作與非勞動時間以維持效用最大化。相反,若女性選擇較晚生育第一胎,表示其勞動市場投入較深、薪資較高,生育對勞動供給的影響較小,且生育間隔的長短也呈現類似現象。

  • 收入與教育對生育決策的影響
    研究顯示,妻子及丈夫的教育年數對生育決策有強烈負向效果,且妻子受教育程度相對於丈夫越高,對生育決策的影響越大。丈夫的經常性收入與妻子每日家庭勞動時間則對生育決策呈現正向顯著影響。此外,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會降低生育意願,但單純社會地位提升不足以完全改變生育意願。

  • 生育間隔的決定因素
    生育間隔的長短受自然因素與故意控制因素影響,經濟條件與工作狀況屬於後者,會影響家庭對生育時點與間隔的規劃,進而影響整體生育行為。

綜合來看,經濟條件(如收入、薪資水平)與工作狀況(勞動市場投入程度)不僅影響女性生育的時點,也影響生育間隔的長短,進而影響整體生育決策。政府在制定鼓勵生育政策時,應考慮這些異質性影響,才能有效提升生育率並保障婦女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