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層小孩餵藥的方法確實有所差異,主要考量孩子的吞嚥能力、合作程度及安全性,以下為各年齡層的餵藥重點:
0-1歲嬰兒
- 藥物劑型:多以液體藥(藥水、懸浮液)為主。
- 餵藥工具:使用有刻度的吸管、小量杯或口服注射器,確保劑量準確。
- 餵藥方式:將寶寶抱在膝上,撐著頭,將藥水滴在口腔後方或邊緣,少量多次給予,並適當安撫寶寶情緒。
- 注意事項:避免將藥物混入牛奶或果汁,因牛奶中的鈣質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且混合飲料可能影響藥效或造成吐奶。
1歲以上學齡前兒童
- 藥物劑型:液體藥仍為主,也可使用膠囊內藥粉灑於少量食物或用水泡開;錠劑可用切藥器切小或壓碎。
- 餵藥方式:用小朋友能理解的語言簡單說明,鼓勵合作;牙齒換牙期避免嚼錠,染色液劑可用吸管服用。
- 注意事項:不要讓孩子誤以為吃藥像吃糖,避免日後誤食。
4歲以上兒童
- 藥物劑型:可逐漸嘗試吞服整粒錠劑或膠囊,但仍需注意安全,避免噎到。
- 餵藥方式:可使用針筒式餵藥器或直接口服,視孩子接受度調整。
- 注意事項:鼓勵孩子配合,並確保藥物劑量及服用時間正確。
其他餵藥技巧與注意事項
- 劑量計算:多依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藥物劑量,分多次服用以維持藥效。
- 避免混合多種藥水:餵多種藥水時,應分開餵服,避免混合後口感差且難以確定服用量。
- 避免使用不當飲料:除非藥袋有特別指示,藥物一般以溫開水服用,避免使用葡萄柚汁、茶類等。
綜合以上,餵藥方法會隨著孩子年齡與發展階段調整,重點在於確保安全、劑量準確及提升孩子服藥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