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哺與產後抑鬱症之間存在複雜且雙向的關聯,既有正面影響,也可能帶來心理壓力風險。

正面影響:
心理社會性母乳哺育支持介入措施可能有助於預防部分產後抑鬱症的發生,並且可能減輕焦慮症狀,還有助於延長母乳哺育的持續時間。這表示適當的支持和介入能促進母乳餵哺的成功,進而對母親的心理健康產生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然而,母乳餵哺也可能成為壓力來源,尤其是當母親因身體條件無法順利餵哺時,容易產生自責、內疚和焦慮,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加劇產後抑鬱症的風險。例如,有案例顯示母親因無法餵哺母乳而陷入精神疲勞、自我價值感低落,甚至出現自殺傾向,最終被診斷為嚴重的產後抑鬱症。

其他相關因素:
產後抑鬱症的成因多元,除了母乳餵哺的壓力外,突如其來的創傷、家族精神病史等也是高危因素。此外,嬰兒的情緒特質也與母親的產後抑鬱有關,嬰兒負向情緒與母親的抑鬱程度呈高度正相關,而母乳哺育經驗亦是預測產後抑鬱的重要因素之一。

綜合來看,母乳餵哺本身並非單一決定產後抑鬱的因素,但餵哺過程中的心理支持與壓力管理對預防產後抑鬱症至關重要。提供適當的心理社會支持,幫助母親減輕餵哺壓力,能有效降低產後抑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