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學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無芽孢、兼性厭氧的桿狀細菌,屬於李斯特菌屬,為一種胞內寄生菌。它主要存在於土壤、腐爛的蔬菜及污染的食物中,能在4℃至37℃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因此在冷藏食品中也能存活並繁殖。
李斯特菌是人類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感染後會引起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此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感染者的免疫狀況。免疫力正常者可能只出現輕微的腸胃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等;但對於孕婦、胎兒、新生兒、年長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則可能引發嚴重的侵襲性感染,甚至致死率高達20%至30%。
李斯特菌症的潛伏期約為3至70天,通常約21天。感染途徑主要是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生菜、未經殺菌的乳製品、未充分加熱的肉品、煙燻鮭魚等。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染相當罕見,但孕婦可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在產道感染。
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李斯特菌感染,預防方法主要是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並確保食物充分加熱(至少72℃以上)以殺死細菌。
簡要重點
項目 | 說明 |
---|---|
細菌名稱 |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
細菌特性 | 革蘭氏陽性、無芽孢、兼性厭氧、胞內寄生菌 |
生長環境 | 土壤、腐爛蔬菜、冷藏食品(4℃至37℃) |
感染途徑 | 食用污染食物 |
致病對象 | 孕婦、胎兒、新生兒、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 |
致死率 | 約20%至30% |
預防方法 | 食物充分加熱(≥72℃)、避免食用高風險食品 |
傳染方式 | 主要食物傳染,孕婦可經胎盤傳染給胎兒 |
以上資訊綜合自維基百科及台灣疾病管制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