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快篩的有效檢體取得與操作流程,重點如下:

1. 檢體取得方式與注意事項

  • 兒童快篩多使用鼻部拭子,適用年齡多為2歲以上。2歲以下兒童通常以PCR檢測為主。
  • 棉棒進入鼻腔的方向非常重要,應沿著下鼻甲及硬顎之間的通道,平行朝耳朵方向插入,避免往上戳鼻甲造成疼痛或受傷。
  • 兒童鼻腔較成人短,棉棒插入深度約1.5~2.5公分,遇阻力時不要強行推入,輕輕旋轉棉棒以取得鼻黏膜檢體。
  • 若只有單人操作,可嘗試「十字固定法」固定孩子頭部及腳部,但較小孩體型較大時需注意避免受傷。
  • 第一次快篩時,盡量減少不適感,降低孩子對快篩的排斥感。

2. 具體操作流程

  • 讓孩子頭部稍微抬高,約70度後傾。
  • 將拭子插入一側鼻孔,平行於嘴巴方向,緩慢滑動約2.5公分,繞鼻孔外壁畫圈至少5圈(約15秒),再取出。
  • 使用同一拭子重複同樣動作於另一側鼻孔採樣。
  • 將拭子插入試劑管中,攪拌3-5次使檢體與液體充分混合,靜置1分鐘。
  • 滴入樣品後,15分鐘內讀取結果,超過20分鐘不宜判讀,以免結果不準確。

3. 其他建議

  • 操作時保持環境平穩,避免測試卡匣移動。
  • 讀取結果時可拍照留存,方便後續追蹤。
  • 疾管署官網設有快篩相關資訊專區,方便查詢快篩試劑購買及使用說明。

以上流程與注意事項能有效提升兒童快篩的準確度與舒適度,減少檢測過程中可能的困擾與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