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與溢奶的差異主要在於奶水從嘴巴流出的方式和量的不同

  • 溢奶是指嬰兒喝的奶水從嘴角緩緩流出,通常是因為嬰兒的胃部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導致胃內奶水輕微逆流,量較少且不會用力噴出。這種情況多半是輕微的胃食道逆流,屬於正常現象。

  • 吐奶則是指嬰兒用力將奶水從嘴巴噴射狀吐出,量較大,有時甚至會從鼻孔流出,因為口腔與鼻腔相通。吐奶通常伴隨較劇烈的腹部肌肉收縮,可能是嬰兒吃太飽、劇烈運動、腸胃道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幽門狹窄、腸胃炎)或食物中毒等原因所致。

家長應對策略

  • 針對溢奶:

    • 不必過度擔心,這是嬰兒常見的生理現象。
    • 餵奶時避免讓寶寶喝得太急或太多,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 餵奶後保持寶寶直立姿勢約20-30分鐘,幫助胃內容物下移。
    • 出門時準備圍兜和紙巾,方便清理奶水。
  • 針對吐奶:

    • 注意餵奶量與餵奶後的活動,避免餵完奶後劇烈運動或玩耍。
    • 若吐奶頻繁或伴隨異常症狀(如吐出有顏色的嘔吐物、體重不增、腹痛),應盡快就醫檢查。
    • 保持寶寶頭部稍微抬高,減少胃酸逆流。
    • 避免強迫寶寶喝奶,尊重寶寶的飽足感。

總結來說,溢奶是輕微奶水自然流出,吐奶則是用力噴出大量奶水,家長可透過調整餵奶方式和姿勢來減少發生,若情況嚴重或異常,應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