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搭飛機時,耳咽管功能與耳朵保護方法主要與氣壓變化引起的中耳壓力不平衡有關。

耳咽管功能與嬰幼兒特性

  • 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與鼻咽部的管道,負責調節中耳與外界氣壓平衡。飛機起降時,外界氣壓快速變化,若耳咽管無法正常開啟,會導致中耳壓力無法平衡,產生耳朵脹痛、耳鳴、阻塞感等不適。
  • 嬰幼兒(尤其六歲以下)耳咽管較成人短且水平,且鼻咽部的腺樣體較大,容易造成耳咽管阻塞,導致飛行時耳朵不適感更明顯,寶寶常因此哭鬧不安。

飛行時耳朵不適的原因

  • 飛機起飛時,外界氣壓下降,中耳腔壓力相對變大,耳咽管需打開讓空氣流出。
  • 飛機降落時,外界氣壓上升,中耳腔壓力相對變小,耳咽管需打開讓空氣流入中耳腔。由於空氣流入較困難,降落時不適感更容易發生。

嬰幼兒耳朵保護與舒緩方法

  • 利用吞嚥動作幫助耳咽管打開:讓嬰兒吸吮奶嘴、喝奶、舔糖果等,促進吞嚥,有助於調節中耳壓力,減輕不適。
  • 避免讓嬰兒過度哭鬧,因哭鬧會增加耳朵不適。
  • 使用飛行耳塞:針對1-11歲兒童有專用飛行耳塞,可以減緩氣壓變化對耳朵的影響,但若嬰兒有嚴重鼻塞或耳咽管完全堵塞,建議暫時避免搭機。
  • 避免給嬰兒服用昏睡藥物,以免影響吞嚥反射,增加耳壓不適風險。
  • 飛行期間可適度餵食奶瓶或母乳,幫助嬰兒吞嚥調節壓力。

其他注意事項

  • 飛機高空中腸胃氣體增加,避免餵食過量奶量,以免造成腸胃不適。
  • 若嬰兒有感冒、鼻塞、過敏或鼻竇炎等症狀,搭機前應先諮詢耳鼻喉科醫師,以免耳咽管功能受阻,增加中耳炎風險。

總結來說,嬰幼兒搭飛機時,因耳咽管尚未成熟且易阻塞,容易產生耳壓不適。家長可透過讓嬰兒多吞嚥(吸奶嘴、喝奶)、使用適合的飛行耳塞,以及避免嚴重鼻塞等措施,來保護嬰兒耳朵,減少搭機時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