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寶寶練習走路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從坐穩開始,促進前庭和平衡感覺發展
在寶寶能坐穩後,可以透過輕緩的搖晃刺激(如搖搖馬、盪鞦韆、側滾翻)幫助寶寶整合前庭感覺與本體動作感覺,這對未來走路的平衡和動作控制非常有幫助。 -
利用家具或穩固物品引導寶寶扶著站立與行走
約9-11個月大時,寶寶喜歡爬行並開始扶著家具側跨走。家長可以在寶寶常爬行的地方放置穩固的桌子或家具,並放置寶寶喜歡的玩具或在家具後面呼喚寶寶,誘導他扶著站起來並嘗試扶著走幾步。 -
鼓勵寶寶練習跪姿,特別是高跪姿
從坐到站的過程中,寶寶會出現跪姿。家長可以幫助寶寶練習高跪姿(屁股不坐在腳上),這種姿勢有助於身體穩定,為站立和走路打下良好基礎。 -
適當引導寶寶練習走路距離與視線高度
練習時,家長應蹲下與寶寶視線平齊,讓寶寶自然地向前走向家長或玩具。開始時距離短,逐漸拉長,讓寶寶在嘗試中學習平衡和步伐,並接受跌倒的過程。 -
選擇合適的鞋子與學步推車輔助
1歲後,寶寶開始獨立行走並嘗試跑步,鞋子應具備防滑鞋底、輕便且支撐足弓,幫助寶寶安全行走。學步推車則應有寬大底座、適當重量和良好抓地力,避免翻倒並控制速度,增加寶寶學走路的樂趣與安全。 -
家長扶持寶寶走路時,注意讓寶寶有交替踏步動作
大人扶著寶寶腋下時,可以鼓勵寶寶嘗試交替踏步,這是走路的重要動作模式。
綜合以上,透過提供安全環境、適當刺激、正確姿勢練習、適合的輔助工具,以及耐心引導和鼓勵,能有效協助寶寶順利學會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