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師與牙醫對戒奶嘴時間的建議雖有些差異,但整體趨勢相近,主要都強調在幼兒牙齒發展前戒除奶嘴,以避免影響口腔健康和咬合。
兒科醫師的建議
- 黃瑽寧醫師(馬偕醫院小兒科)建議,通常在6個月大開始,最晚1至2歲就應開始戒奶嘴,若超過2歲仍持續吸吮,可能會影響牙齒發展及口腔衛生。
- 朱曉慧醫師(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科)則認為應該在恆齒「準備長出以前」(約3歲半)戒掉奶嘴,以避免未來咬合問題。
- 李秉穎醫師(台大醫院小兒部)參考研究認為,2至3歲前停用奶嘴對牙齒生長沒有影響,超過3至5歲才可能出現咬合異常。
- 幼兒心理層面,醫師普遍認為6個月前戒奶嘴較容易,因為尚未產生分離焦慮,3至4歲時孩子情緒調節能力較好,也較能理解戒奶嘴的原因。
牙醫的建議
- 美國牙醫學會(ADA)建議在3歲(36個月)前戒除奶嘴,以避免影響牙齒咬合與口腔發展。
- 台灣牙醫多數建議在2至4歲之間戒奶嘴,並在孩子2歲時開始積極提醒家長戒奶嘴。
- 牙醫也建議選擇自然形狀或扁型奶嘴頭,較不易影響咬合。
總結比較
建議來源 | 戒奶嘴時間建議 | 理由與重點 |
---|---|---|
兒科醫師 | 6個月開始,1~2歲開始戒,3歲半前戒除 | 牙齒發展、口腔衛生、心理適應 |
牙醫 | 2~4歲間,最好3歲前戒除 | 避免咬合異常與口腔發展問題 |
心理層面 | 6個月前較易戒,3~4歲較能理解戒奶嘴 | 情緒調節與認知發展 |
整體來看,兒科醫師偏向較早開始戒奶嘴(1~2歲間),牙醫則建議在3歲前完成戒除,兩者都強調戒奶嘴時間不宜過晚,以免影響牙齒咬合和口腔健康。家長可依孩子的發展狀況與心理準備度,選擇合適的戒奶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