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心理健康與記憶力之間存在密切關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產後記憶力變化:懷孕期間因體內激素(如雌激素、黃體激素及皮質類固醇)變化,約有81%的孕婦會經歷記憶力下降,尤其是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及工作記憶受到影響,表現為容易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這些變化主要發生在懷孕後期(28~40週),但通常在產後一個月內記憶力會逐漸恢復,且這種記憶力下降並非學習能力衰退,而是與大腦中掌管記憶與壓力反應的海馬迴神經可塑性有關。

  • 產後心理健康影響記憶力:產後憂鬱症是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患者可能出現心情低落、易怒、缺乏安全感,並伴隨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這與產後雌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下降,以及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變化有關,導致疲勞、呆滯感和情緒波動,進一步影響認知功能。

  • 長期認知功能表現:有研究指出,產後一年以上的母親在注意力測試中的表現與未生育女性相當,甚至更佳,顯示生育本身並不會對長期注意力造成負面影響。女性對自身認知狀態的感知也相當準確,注意力功能的感知與實際測試結果密切相關,與母親身份無關。

綜合以上,產後心理健康狀況(如產後憂鬱)會影響短期記憶力和專注力,但隨著時間推移及激素恢復,記憶力通常會回復正常,且長期認知功能不會因生育而受損。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適當休息與營養,有助於促進產後記憶力的恢復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