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黴漿菌感染的症狀、診斷與治療如下:

症狀

肺炎黴漿菌感染初期多呈現類流感症狀,包括:

  • 發燒、畏寒
  • 頭痛、喉嚨痛
  • 全身倦怠、肌肉酸痛
  • 乾咳(通常2至4天後開始,且逐漸加劇)
  • 可能出現黃痰
  • 呼吸困難、胸痛(較嚴重者)
  • 兒童尤其5歲以下,可能有喘鳴、嘔吐、腹瀉等症狀
  • 部分患者會有咽炎、頸部腺病、中耳炎或皮疹(如斑丘疹、蕁麻疹、多形紅斑等)
  • 慢性氣喘患者可能因感染誘發氣喘發作

成人症狀通常較輕微,但仍有傳染風險,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重症及死亡風險較高。

診斷

  • 臨床診斷主要依據症狀與病史,特別是持續乾咳和類流感症狀。
  • 醫師可能會安排胸部X光檢查確認肺炎。
  • 血液檢查、血清抗體測試或PCR檢測可用於確認黴漿菌感染。
  • 因黴漿菌感染有潛伏期約3週,症狀出現前可能無明顯表現。

治療

  • 多數黴漿菌感染症狀輕微,病程約1至4週,免疫力正常者可自行痊癒。
  • 抗生素治療(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縮短病程,減輕症狀。
  • 充分休息與支持性治療(如退燒、止咳)是重要輔助措施。
  • 若症狀持續超過一週不改善,或患者為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應及早就醫接受抗生素治療以預防重症。
  • 預防方面,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兒童和免疫力低下者。

總結來說,肺炎黴漿菌感染多以輕微呼吸道症狀為主,診斷需結合臨床與實驗室檢查,治療以抗生素為主,並強調預防傳染與早期治療以避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