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過程中人工破水的主要作用是透過醫療手段刺破羊水囊,使羊水流出,藉此刺激子宮收縮,促進分娩進程。這種方法常用於產程緩慢、孕婦過期或子宮收縮不足的情況,可以加速產程,讓孕婦較快進入分娩階段。此外,破水後的羊水也能用來觀察胎兒是否有解胎便(胎便污染羊水)的情況,方便醫生及時應對。

人工破水的操作通常由醫生使用特殊工具穿過子宮頸刺破羊水囊完成,過程相對簡單,但需要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評估是否適合進行。

然而,人工破水也存在一定風險,主要包括:

  • 感染風險:破水後羊水流出,子宮頸開放,容易讓細菌進入子宮,增加感染機會。
  • 臍帶脫垂:羊水流出後,臍帶可能滑出子宮頸,壓迫胎兒,影響胎兒氧氣供應,屬於緊急狀況。
  • 產程過快或子宮過度刺激的風險,可能對母嬰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破水後通常建議在18小時內完成生產,超過此時間感染風險會顯著增加。

總結來說,人工破水是催生中一種有效且常用的方法,能加速產程並提供胎兒狀況的即時資訊,但必須在醫生評估和監控下進行,以降低感染及其他併發症風險。孕婦若有疑慮,應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確保母嬰安全。